阮成发在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下)
作者: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5-07-30 返回上级
(三)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创新体系
我们要谋划布局一批从“0”到“1”跃升的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探索“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创新规律和发展趋势,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沿着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建立全新的产业创新体系。我们要把握全球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加快流动,研发网络化、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机遇,加大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研究机构,不断壮大产业创新的主体规模。我们要借鉴美国、德国和台湾等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产业从“0”到“1”颠覆式创新的成功经验,大力建设工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新兴产业的育成平台。我们要遵循新兴领域往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由边缘创新突破的规律,为促进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搭建“众创空间”平台。我们要把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的趋势,加强与高校院所在新兴产业方面的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共创辉煌。力争用5至10年,重点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瞄准世界前沿,建成2—3家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国家产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极。
一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在产业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建设若干国际化、智慧化、专业化的研发产业基地,为企业研发中心落户量身定做优惠政策,争取用5年引进200家以上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大财税、政府采购、高科技企业认定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传统龙头企业积极进行跨界创新、协同创新,推进内部创新创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向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创办国家级、省级各类研发平台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大学、科研院所各类实验室和企业研发平台的开放共享,形成覆盖主要产业领域的研发平台网络。
二是进一步放大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擎作用。发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叠加和联动优势,推动东湖高新区探索建设“自由创新区”,努力实现国内外人才自由流动、技术自由转化、资本自由融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扩大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辐射效应,加快“一区多园”试点,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先试政策逐步推广到全市各科技园区,带动各区突出特色、聚焦优势、错位发展,形成以东湖高新区为龙头、各区协同推进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是进一步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规模和水平。探索完善工研院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模式,聘请世界级的产业科学家主持运营,强化工研院自主决策和运行管理,努力打造武汉的“弗朗霍夫协会”。采用“民办官助”的模式,吸引支持国内外领军企业、大学院所、创新团队等各类主体,在汉创办更多的新型研发机构。力争5年集聚形成100家以上各类新型研发机构。
四是让“众创空间”遍布全城。结合“三旧”改造、城市有机更新,拿出最好的地块、最低的租金、最优的政策,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创办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微观装配实验室等各类新型孵化器,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集聚200家以上,改造提升100家传统孵化器。在鲁巷、街道口等区域,建设10个以上连片创业街区、创业园区。策划举办“武汉国际创业周”、“科技节”、“科幻节”等一批创新创业主题节会,支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论坛、创业大赛、创客马拉松、青年创客营等活动和赛事,把青桐系列打造成全国知名创业品牌,力争天天有路演、周周有大赛,让武汉成为海内外创业大咖、先锋领袖的汇聚地,成为国际性创新创业活动的集聚地。积极推动创业教育,与在汉高校联手共建10家以上创业学院,同时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各类创业教育培训机构,定期邀请全国知名创业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到武汉培训创业者。争取每年培训规模达到1万人以上。让更多的创业大学生和青年人在创业之前,接受创业教育、掌握创业技能,提高创业成功率。
五是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业协同创新。热切期盼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高校院所,在完成国家基础研究任务、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院所迈进的同时,为武汉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智力和成果支持。大力支持高校院所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联合世界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创办国际性大学和实验室,集聚一流人才和研究资源,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地球空间信息、生命科学、新能源等科技前沿,加快建设若干国家级基础研究和产业创新基地。我们希望与高校院所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环武大、华中科大、理工大等“环高校产业带”。我们将为高校院所当好“后勤部长”,为高校院所提供全面周到的社会公共服务,竭力为高校解除后顾之忧。
六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与全球知名技术转移网络和基金的合作,加快构建一批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技术交易平台,大力发展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立足武汉、服务全国的技术转移中心。积极争取知识产权资本化、证券化交易试点;探索设立武汉地区专利运营基金,促进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开放共享,建立高校、院所、企业等共建共享的专利联盟、专利池和技术标准联盟,推动专利集成运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积极争取设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深化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与全球主要创新城市和地区的合作,鼓励本土企业投资并购境外研发机构和中小型科技企业,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
四、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
建设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产业和创新体系,关键是人才和资本。人才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根本,金融是现代城市的血脉,创业者和投资人是创新驱动的主体。我们深知,创新不易、创业维艰。创新者、创业者,他们怀抱梦想和抱负,需要一个宽松的、对多元化尊重与容忍的环境,需要便利、廉价且与有共同兴趣的人联系、沟通方便的场所。投资人需要便捷、真实了解创新成果的平台和场所。他们的“痛点”,就是我们的工作着力点。我们要把武汉打造成梦想家成就梦想的乐园,大力培育引进集聚创新创业者和创业投资人,作为 “城市合伙人”,结成“奋斗共同体”,共同怀抱改变世界的理想与情怀,共担风险,共历艰辛,共创未来。
(一)以产业创新领军人才为重点,铸就城市创新脊梁
产业创新领军人才,是引领科技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正如张忠谋之于台湾,马云之于杭州,任正非、马化腾之于深圳,他们的高度决定了城市的高度。我们拥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掌握了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培育了一批有前途的企业。在光电子信息领域,主导制定了相关国际行业标准,光纤研发制造居全球领先地位,改变了我国高端激光装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武大测绘学科“亚洲第一”、“世界三强”,孵化了吉奥、立得、光谷北斗等行业领军企业,已打入东南亚、南美等国际市场;在智能制造领域,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机器人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主导“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力量;在生物技术领域,光谷生物产业基地仅用6年时间,就跃居全国第二。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工程设计等领域,也具有较强竞争力。我们殷切期盼,大家瞄准前沿、勇攀高峰、创新创业,孵化培育国内乃至全球的领军企业;我们期待与大家一道,培养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涌现武汉的乔布斯、马云、马化腾!我们要放眼全球,大力引进国际人才、海外归国人才来汉创新创业。采取特殊政策,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金资助,力争5年引进10个产业创新顶尖领军人才、1000名高层次人才。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让武汉成为人才来去最自由、落户最便利、创业最宽松、生活最舒适的地方。
(二)实施“摇篮工程”,全力支持青年人放飞梦想
互联网时代必将是青年人的时代,“互联网+”就是“青年+”。武汉,拥有130万大学生,数量居全球之最,是一座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城市。现在越来越多在汉求学的大学生,留在武汉创业;越来越多从这里走出去的青年人,又选择回归武汉创业。他们都希望把自己创办的事业留在武汉,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我们更希望城市与青年人共成长、同发展。如何让青年人在武汉放飞青春、成就梦想,成为城市重要依归;如何让青年人与城市共成长、同发展,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和基本职责。未来3年,为创新创业大学毕业生提供1万套以上公租房;制定投资补助奖励等专项政策,鼓励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建设总规模20万方以上各类青年创业公寓、创业社区。重点支持获得A轮以上投资的创业企业,引进高管团队和技术精英,给予其薪酬50%的补贴。设立“社区公共户”,建立统一落户管理平台,为大学毕业生落户提供最大便利。
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推动科技人员更自由创新创业,让最优秀最聪明的青年人都致力发明创造、创新创业,让武汉成为放飞梦想的摇篮。
(三)续写知音传奇,建设“天使之城”
今天的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科技金融,需要资金链对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支撑。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平台,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牵线搭桥,让他们在知音故里相遇相知,续写高山流水佳话。我们要扮演好最大天使投资人角色。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设立总规模10亿元天使投资母基金,等比例募集社会资本设立天使子基金,对处于萌芽期的产业、初创期的企业,政府领投、共担风险、原值退出,不与创新创业者分利争利。大力培育和引进天使投资人,支持组建“长江天使汇”等天使投资俱乐部,把武汉建成天使投资最活跃的“天使之城”。完善鼓励天使、风投、股权投资、并购等基金发展的政策,争取全市创投资本规模3年达到1000亿以上,各类创投机构500家以上,创业企业年募集资金300亿以上。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加快发展四板市场,探索发展五板市场,设立众筹金融交易所,鼓励支持众筹发展。改变财政专项资金“九龙治水”格局。把各部门、各方面的财力整合起来,通过“资金变基金”、“间接补”、“后补助”、利用金融工具等方式,实现资金杠杆多级放大,力争3年市、区两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母基金总规模达到200亿。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将秉持“城市合伙人”理念,以开放、多元、包容的胸怀,甘为人梯、甘做嫁衣,当好铺路石、清道夫,创造良好法治、人文、营商环境,建设全国低成本创新创业中心,让武汉成为创新乐园、创业家园。
五、积极投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今天的大会,吹响了我市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集结号。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义无反顾投身时代大变革。
第一,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率先改革创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政府是主导,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要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让企业担当创新创业主体,关键是政府要以壮士断腕、自我革命的决心和魄力,加快自身全面改革创新。完善创新治理模式。设立武汉创新驱动发展委员会,吸纳企业、高校院所、创业者参与创新决策,扩大他们的话语权,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重构政府服务体系。以企业和市民为中心,整合优化组织流程,提供线下线上智能化、平台式服务,推动由政府 “端菜”向企业、市民、创新创业者“点菜”转变,逐步在全市实现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印章审批。惠企惠民政策要标准化、清单化,能上网的一律上网,让企业和市民看得懂、易获得。给予创新最大的包容和支持。清理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创新发展的政策条款,让创新创业野蛮生长、自由发展。对于在线租房等共享经济新业态,众筹、众包等新模式,要和创新创业者一道探索,促进发展、规范发展。凡是有利于创新发展的,都要给予最优政策支持;凡是有碍于创新活动的,都要及时清理、改正、禁止;凡是在改革创新中勤勉尽责、不牟私利的,即便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也要给予责任豁免。各区各部门要各尽其责、各显其能。围绕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抓紧制定完善具体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实施。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要勇担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重任。中心城区要搭建科技园区、众创空间等新平台,探索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新城区要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重点打造工业倍增升级版。
第二,企业要担当产业创新主力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武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主要依托。希望广大企业强化忧患意识。互联网时代“唯快不破”,稍有等待、观望或懈怠,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广大企业要抢抓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抢先布局每一个可能颠覆式创新的领域,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希望广大企业树立家国情怀。始终把企业的命运,与国家、城市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城市复兴、民族振兴、改变世界为己任,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挑大梁、当主力。希望广大企业奋发有为、勇争第一。敢于瞄准世界前沿,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大胆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第三,高校、科研院所要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校、科研院所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智力支撑。我们寄望在汉高校院所仰望星空、脚踏大地,把创新作为跻身世界一流的核心动力,追赶和抢占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源源不断产生原创性成果、涌现一流科学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武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不竭动力。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股权和绩效激励力度,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武汉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围绕武汉发展需求,建设若干国际一流学科,培育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杰出人才。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分类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发和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标准。支持科研人员、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在职离岗创业,拓宽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允许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第四,广大市民要争当创新创业“弄潮儿”。在这场事关城市未来、改变城市格局的决战中,千万武汉市民是决胜的力量之根本。创新从来不只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创新的希望在民间、在大众。全市人民要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己任,张开双臂拥抱创新创业大时代,大力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破浪前行,在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征程中建功立业,用双手托起城市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同志们、朋友们: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携起手来,不畏艰险、一往无前,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奠定坚实基础,开创武汉美好的明天!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