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作者: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02-26 返回上级

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最近有很多朋友也在与我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将怎样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以及如何进入这个领域。
我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互联网金融将呈现“三凸显一综合”的趋势。普惠价值、大数据和风控优势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助推作用将日益凸显出来,综合性互联网金融平台将取得快速发展。
    普惠价值将凸显
    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可以让普通居民享受更多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互联网金融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普惠性的特点,以互联网为平台,能够把金融的支付清算、融通资金、股权细化、资源转移、风险管理和信息提供等功能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提升,是对传统金融有效的补充。
    尤其是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让普惠有了更好的诠释和出口,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其核心在于,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有金融需求时,能以合适的价格及时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在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经济的促进上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无论个人用户还是商户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加直接的触及,更有效的到达。
    中国目前有7000多万小微企业,广发银行的调研数据显示,平均每家小微企业的资金缺口约为70.5万元,这里是一个巨大的需求所在。
    而依赖传统金融体系,一则难以实现“普”,二来如果用传统金融的手段去追求“普”,就难以实现“惠”了,商业银行们自身的定位和运作模式决定了其服务对象就局限在稳定、低风险的大中型企业,互联网金融恰好解决了这个矛盾。
拿我们自己的例子来说,一笔借贷从提出申请到审批再到放款,最快的可以在十几秒之内完成,无论对方在任何地方,多么偏远,只要有互联网连接,就可以达成。现在我们平均每个月都有几百万笔贷款是这样完成的,每个月的交易额都在千亿元以上。
互联网金融具有小额、高频、快速的特点,成本低效率高,用互联网手段为小微企业解燃眉之急,给经济实体快速供血。既实现了“普”,又实现了“惠”,弥补了传统金融模式的力所不能及。
    大数据和风控优势
    大数据和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国务院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里指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尚未形成,信用服务市场不发达。这些都直接给普惠金融服务增加了难度,致使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金融服务都只能提供给大企业。
    那么,是不是在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充分健全以前就无法进行普惠金融服务了呢?我们认为对风险控制的管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大量先进的技术和创新思路来进行设计,做好“中国式风控”,在这方面我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普惠金融的需求是挖掘、触及更多的人群,希望通过海量的数据,包括传统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来挖掘和刻画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信用状况,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每一个个体,同时也服务于这些个体,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服务。网络用户本身具有长尾特征,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触达更多更广的人群,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支持普惠金融的实现,能够对征信数据进行有效的补充。
    互联网的数据承载量非常大,我们利用数据与信用的关联度进行挖掘,用数据统计模型来计算和评估信用,将大量信息纳入征信体系,结合现有身份记录和信贷记录以及生活类数据,再加上互联网数据,可以得到更多信息来为主体画像。算法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刻画客户的违约概率和信用状况,并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行为模式进行预估。
同时,由于大数据征信数据实时鲜活,它不是事后分析,而是实时的互动数据。有任何变化或违约都会实时显现,对提高反应速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防范风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我们十年积累下了大量数据,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准确地评估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基于数据来决策,使得提供的服务和设计的产品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
    立足长尾和小微市场
    金融在实体经济中发挥资源配置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营效率,盘活实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而互联网金融更是以小额、便捷、快速反应等特点成为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优先选择。
互联网金融,并非简单地把金融产品平移到互联网平台,其最大意义在于用网络技术手段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效率及服务的覆盖面,让边远地区、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让每一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融资、投资机会。
    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群体,对扩大经营、长远发展的融资需求最为迫切。但由于中小企业存续时间不确定,缺少可抵押资产,银行获取中小企业信息成本比较大,加之中小企业贷款具有少、频、急、短等特点,导致其市场交易成本比较大。这些原因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即使获取银行贷款,其成本要比大企业高很多。据世界银行测算,大、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成本为1:1.4:1.6,越小的企业,融资的成本越高,难度越大。
    作为资金贷出方,资金的安全性是首要因素。小微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经营风险、决策风险、财务风险均较高,且抵御系统风险能力较弱。银行贷款风险大,考察成本高,按照传统金融模式运行的银行,注意力集中在大型企业上。小微企业这部分群体的需求,恰恰可以被擅长和注重平等、分享、互动、合作的互联网模式所解决。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业态,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首先,互联网金融让信息更加对称。在金融的业态上的技术革新不仅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门槛,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以往的投融资模式,让信息两端的人在最短时间达到最短距离。对于实体经济来说,获得融资的时间成本和投入成本都会降低。
    其次,大数据平台能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一方面融资企业需要用能接受的成本贷到款,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评估风险,确保在收获利差的同时,把本金收回。在传统的模式里,如果贷款门槛低,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就大;如果提高门槛,企业融资成本则会提高。大数据把这个两难问题解决了,看似降低了门槛,其实是把控了风险,给出放款建议,能不能放款、放多少款,都有参考依据。
    再次,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金融服务具有更高参与度和透明度,使得参与者更加大众化、普及化,让每一个人在有需求时都能以合适的价格享受到及时、有尊严、方便、高质量的各类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决定了更适合长尾市场,与传统金融业态形成有效补充和延伸,覆盖具有需求的金融缺位地带,服务长尾,服务小微,为发展多业态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了有效支撑。
    综合性平台将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行业从发展到现在历时3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展现出其应有的优势。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进入了深度调整的时期,垂直领域的发展进入去泡沫阶段,而综合性平台的发展将获得快速发展。
    综合化发展趋势对资源的要求较高,服务客户一般较为稳定,覆盖较广;管理呈现规模化,对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因此,综合化发展的前景较为广阔,相对难度也较大。对于一个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来说,数据和风控是根基。综合性的平台符合用户一站式满足所有金融交易的需求,而互联网金融的风控基础是大数据,综合性互联网金融平台拥有更丰富的数据源、更强大的处理能力。
    以商户服务为例,有的个体经营者需要扩大经营,但是在传统金融机构很难借到钱;有的商户在经营时需要POS机,但传统POS机申请门槛高;有的商户收到现金却苦于无处投资。像我们这样的综合平台,商户只需要进入平台上任何一个入口,就可以获得所有的与金融相关的服务,从收单(支付清算)、经营性贷款到理财投资全方位覆盖需求,让资金高效动起来。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企业的改变、对经济的改变,更是对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因为它的存在,让每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更便捷更美好;因为它的发展,让商业世界更加公平有效。互联网金融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成为助力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成为新常态下有效服务社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

                                                                          作者:孙陶然(拉卡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