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权威报告来了!央行报告预测2015年宏观经济(一)

作者: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4-12-16 返回上级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等最新撰写报告预测,2015年中国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略微放缓至7.1%, 主要下行压力来自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减速,但城镇就业情况料保持基本稳定。

    央行网站刊登的该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报告并预计,明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为2.2%,出口增长加速到6.9%,经常项目顺差与GDP的比值为2.4%。

    “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之下,明年的我国经济将体现更多的‘新常态’特征,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就业情况和物价走势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结构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报告称。

    报告指出,一方面,中国出口增长由于国外经济复苏等因素而将有所加速;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于前期商品房销售疲软而会继续减速。虽然出口加速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减速产生的下行压力将难以为出口加速所完全对冲。

    中国政府年初确定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左右,市场普遍预计明年增速目标将下调至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投资和消费明显回落拖累中国三季度GDP增速进一步放缓至五年半低点7.3%,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则为7.4%。

    上述央行报告并提到,其预测面临三个主要下行风险,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欧洲经济情况恶化;美国加息速度和力度大于预期,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资本大规模流出、汇率大幅波动和经济减速,从而减少这些经济体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导致房地产销售、投资超预期减速。

    不过,报告指出,虽然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继续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估计2015年GDP增长7.1%所创造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将与2014年的水平基本相当,这主要得益于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的模式逐步向劳动密集程度更高的服务业转型。

    此外,预计各项改革措施对促进结构调整的效果将逐步显现,2015年的经济结构将继续得到改善。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上升,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持续上升;包括棚户区改造在内的民生支出、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投入和产出、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等将保持快速增长。

    旨在为明年定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周四闭幕。会议指出,中国经济运行仍面临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经济风险总体可控;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附: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

    摘要:本报告对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之下,明年的我国经济将体现更多的“新常态”特征,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就业情况和物价走势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结构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本报告在若干假设前提下的基准预测包括:2015年我国实际GDP增速将略微放缓至7.1%,主要下行压力来自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减速;2015年的CPI涨幅为2.2%,出口增长加速到6.9%,经常项目顺差与GDP的比值为2.4%。虽然2015年的经济增速可能继续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本报告基准预测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国际地缘政治、大宗商品价格、美国加息力度和我国房地产走势等不确定性因素。

 

内容提要

    本报告对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我们的基准判断是,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之下,明年的经济将体现更多的“新常态”特征,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就业情况和物价走势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结构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

    我们对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是,我国实际GDP增速从2014年的7.4%略微放缓到2015年的7.1%。一方面,我国出口增长由于国外经济复苏等因素而将有所加速;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于前期商品房销售疲软而会继续减速。虽然出口加速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减速产生的下行压力将难以为出口加速所完全对冲。

    虽然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继续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这是由于我国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的模式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意味着每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将创造比以前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定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各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与就业弹性,我们估计,2015年GDP增长7.1%所创造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将与2014年的水平基本相当。

    我们预计各项改革措施对促进结构调整的效果将逐步显现,2015年的经济结构将继续得到改善。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上升,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持续上升;包括棚户区改造在内的民生支出、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的投入和产出、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等将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将有所增强。

    我们对消费物价走势的基准预测是,2015年CPI涨幅为2.2%,与2014年相比变化不大。影响CPI涨幅的有多种因素,包括食品价格、国内外产出缺口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其中,食品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

    国际收支方面,我们的基准预测是:2015年,出口增长6.9%,比2014年加速0.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5.1%,比2014年加速3.2个百分点;经常项目顺差与GDP的比值为2.4%,与2014年相比基本持平。

    我们对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面临着若干上行和下行风险。主要上行风险包括国外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预期、我国房地产政策松动超预期提振购房者信心、结构性改革措施较快提升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等。主要的下行风险包括:(1)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欧洲经济情况恶化;(2)美国加息速度和力度大于预期,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资本大规模流出、汇率大幅波动和经济减速,从而减少这些经济体对中国的进口需求;(3)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导致房地产销售、投资超预期减速。

 

一、 经济增长与就业预测

    我们的基准判断是,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之下,明年的经济将体现更多的“新常态”特征,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就业情况保持基本稳定,经济结构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所增强。

(一)预计2015年实际GDP增速降至7.1%

我们在基准情景下的预测是,2015年实际GDP增长7.1%,增速比2014年降低0.3个百分点;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比2014年减速2.7个百分点;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在12.2%,与2014年相比变化不大;出口增速从2014年的6.1%上升至2015年的6.9%,进口增速由2014年的1.9%上升至2015年的5.1%。

      

    2015 年 GDP 增速有可能继续放缓的大背景是我国面临的“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效应。从供给面上来看,改革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增长潜力,但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加大、制造业“赶超效应”弱化导致生产率增速放缓等结构性因素仍会继续对经济增长潜力产生下行压力。

    从需求面来看,影响 2015 年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原因是:(1)国际经济复苏等因素使我国出口增长略有加速;(2)2014 年以来的商品房销售疲弱导致 201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减速,而房地产投资的减速及其对相关行业的负面溢出效应会抑制经济增长。虽然出口加速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减速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难以为出口加速所完全对冲。

    影响 2015 年经济增速的还有许多其他短中期因素。部分正面因素包括简政放权、对外开放等改革措施所带来的民营和外资企业在服务业领域投资热情的增加,基建和棚户区改造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等。负面因素包括由于杠杆率过高、不良资产率上升和制造业利润率受压所导致的部分制造业投资减速等周期性压力。

    我们对 2015 年基准预测的主要假设条件包括:(1)发达经济体的 GDP 增速从 2014 年的 1.8%加快到 2015 年的 2.3%;(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略有下降,全球贸易情况基本稳定;(3)我国货币与财政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货币条件指数(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和广义货币增长率与基期水平之差值的加权平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2015 年的财政收支差额占 GDP 比重与 2014 年相比基本持平,2015 年的财政脉搏(经过周期调整后的财政收支差额占 GDP 比重与上年的变化值)与 2014 年相比也保持基本稳定;(4)2015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减速主要由于 2014 年以来商品房销售减速引起,没有考虑其它大的外部冲击。

    我们对 2015 年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面临着若干上行和下行风险。主要上行风险包括国外经济增速高于预期(如,乌克兰地缘政治冲突如果得到缓解,可能提升欧洲的市场信心、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松动(如大城市取消限购、按揭贷款首付比率下降、按揭利率下调等)导致购房者信心提升。主要的下行风险包括:(1)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欧洲经济情况恶化,以及恐怖主义活动升级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2)美国加息速度和力度大于预期,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资本大量流出、汇率大幅波动和经济减速,从而降低这些经济体对中国的进口需求;(3)我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降,导致房地产销售、投资超预期减速;(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度升值,抑制我国出口增长。关于国外经济增长、美国加息的冲击、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各种情景分析见本报告第四节。

(二)预计城镇就业将保持稳定

    我们预计,在基准情景下,虽然 2015 年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城镇就业情况将保持基本稳定。由于我国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意味着每个百分点的 GDP增长将创造比以前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将提高。2008 至 2013年,我国 GDP 增速从 9.6%下降到 7.7%,降低了 1.9 个百分点,但受益于产业结构转型,我国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从 41.8%上升到 46.1%,增加了 4.3 个百分点,使得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基本保持稳定。目前求人倍率明显高于 1(表明虽然经济增长减速,但劳动力市场仍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也支持这个判断。

    给定目前的经济结构以及各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和就业弹性,我们预计,假设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在 2015 年能提高 1 个百分点(过去几年的年增幅都在 1 个百分点以上),7.1%的 GDP 增速可以创造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将与 2014 年预计的水平基本相当。另外,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定义为15-59 岁的人口)比 2012 年减少 244 万人,下降约 0.3%。依据人口结构与总和生育率的估算表明,未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是长期持续。在此背景下,假设城镇5化速度和劳动参与率不出现大幅变化,7.1%的 GDP 增长意味着 2015 年的城镇失业率不会出现明显恶化,甚至可能继续改善。

        

(三)经济结构将继续改善

    尽管我们预计经济增长速度在 2015 年会所有放缓,但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提升、各项结构调整措施的逐步落实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经济结构有望在多个方面得到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将有所加强。

    从支出法角度来分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估计在基准情景下,2015 年三大需求来源对实际 GDP 增长的贡献分别为:最终消费贡献 50.9%,比 2014 年估计值提高约 0.9 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贡献 46.8%,比 2014 年估计值降低约 0.9 个百分点;货物与服务净出口贡献 2.3%,与 2014 年估计值基本持平。这表明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将有所下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有所增强,需求结构有望继续得到改善。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虽然商品房住宅开发投资和一些高耗能、高污染及低端制造业的投资预计将继续减速,但政府对棚户区改造、环保、节能、新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大力支持和投融资机制改革将提升在民生领域和绿色产业的投资比重,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政府力推的减少对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营改增等改革措施将继续帮助提高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重。新一轮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有望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增速,提升我国经济的技术含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潜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二、 物价走势预测

    我们在基准情景下的预测是,2015 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涨幅为2.2%,与 2014 年的 2.0% (预测值)相比变化不大。对主要价格指数增长率的预测结果见表 2。

        

    影响 2015 年 CPI 走势的主要因素包括食品价格、产出缺口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

    第一,食品价格涨幅。我国食品价格年度涨幅的长期平均水平为 4.5%(2000-2014 年平均值), 但 2014 年前 11 个月的食品价格同比增速仅为 3.1%。从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和供给面对价格的长期反应来看,农产品价格涨幅有回归长期趋势(即扩大)的可能,但考虑目前的气候、粮食丰收情况及国际食品和石油价格走势,我们的基准预期是明年我国食品价格涨幅保持基本稳定。

    第二,产出缺口。影响产出缺口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人口等结构性因素导致的增长潜力的变化、一些部门对过剩产能的消化、出口增长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房地产投资减速对需求的抑制等。综合判断,预计 2015 年国内产出缺口不会明显恶化或改善,因此产出缺口对 PPI 的影响趋于中性,由于产出缺口变化导致的 PPI变化及其向 CPI 的传导将比较有限。

    第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根据 IMF 等机构的最新预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将继续保持下行趋势,但降幅比 2014 年收窄。根据这个趋势,尤其是能源价格的变化,预计 2015 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仍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降幅将逐步变小。

    上述对价格指数的基准预测面临着诸多上行和下行风险。上行风险包括国际经济超预期增长,使得全球负产出缺口较快收窄;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突然上涨;欧洲和日本的量化宽松力度大于预期,对大宗商品套利投资加剧;我国经济由于房地产市场较快复苏而受益等。对我国通胀的下行风险包括国际和我国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美国加息力度过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等。

 

三、 进出口预测

我们的基准预测结果为:2015 年,按海关口径计算的贸易出口(按美元计价的名义值)增长 6.9%,比 2014 年加速 0.8 个百分点;进口增长 5.1%,比 2014 年加速 3.2 个百分点2;经常项目顺差与 GDP 的比值为 2.4%,与 2014 年相比基本持平。

    影响 2015 年我国出口前景的正面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发达经济体市场占我国外需的 50%左右,这些地区经济逐步回暖,将改善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一致性预测所估计的明年欧美日经济增长加速约 0.5 个百分点,有利于拉动我国的出口增长。第二,政府采取的各项稳定外贸的举措以及上海自贸区和扩大内地延边地区的开放战略也将有利于推动出口的增长。但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继续显现,发达经济体转向低成本国家进口,将抑制我国出口增速的潜力。从进口方面来看,虽然明年我国投资增速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下降,但降幅估计比今年较为温和,有助于提升我国名义进口增速,使其向正常趋势回归。

    我们对 2015 年进出口基准预测的主要假设包括:(1)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将从 2014 年的 1.8%上升到 2015 年的 2.3%;(2)我国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基本稳定。

    我们对进出口的基准预测面临若干风险。如果国外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预期,将有利于改善我国出口形势。对我国出口的主要下行风险包括美国加息快于和力度大于预期、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国际经济情况明显恶化、国际汇率波动导致我国实际有效汇率明显升值等。对进口预测的风险包括:地缘政治因素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超预期调整,进一步抑制对国外大宗商品进口的需求等。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马骏 刘斌 贾彦东 洪浩 李建强 姚斌 张翔)                                                        编辑/凤凰财经新媒体运营编辑 孟阳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